这里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选题从哪里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整个选题环节中最难的、最初的、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解决不好,一切都是无米之炊,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也是选题编辑最常见的一个难题,面对一年的选题计划,常常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选题从哪里来?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相对的技巧与捷径?从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应该是可以做些总结的。
选题如何产生?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是被动坐等还是主动出击?常成为困扰选题编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看看你所遇到的各种选题的产生形成过程,选题的基本源路应该不外乎以下五种――即大势、阅读、市场、交流与来稿。我们甚至可以绝对地说:选题可以五花八门,书报刊的选题也各有自身的特征,但其来源却是万变不离以上五宗。当然,在这五条基本源路中,更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其中的几种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只是为了方便,而暂时将其分割开。与此同时,由于书报刊选题的源路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举的一些例子也可能是从书报刊中挑选,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载体。
1、从大势上着眼
2、从阅读中发现
3、从市场上寻找
4、从交流中捕捉
5、从来稿中挖掘
尽管以上从大势、阅读、市场、交流与来稿谈了发现选题与产生选题的五条源路,尽管绝大部分选题的发现与产生离不开这五条源路,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五条源路的划分更多的是一种讲课时的需要,而在实际工作中,则常常表现为一种交互的作用,或者说是上述几种源路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前四种,更是难以截然分开。比如,从阅读中你以为发现了一个选题,市场上却早已拥挤不堪,恐怕只有放弃;
从交流中你以为捕捉到一个选题,却与大势不合,也只有割舍;如此等等,都不是一种作用能解决得了的。这就牵出了本讲的最后一个话题,也回到了我们在绪论中讲到的一个题目,即选题编辑的六点基本素质。选题五条源路的熟练灵活运用,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是我们大从事这项工作时首先需要建立这样一些基本的概念,尔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