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选题的几个基本要素实际是要回答什么是选题?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称之为选题。比如说,,一般的新闻报道,即使是独家新闻也不称之为选题,那不过是对一件事的记载与反映而已;比如说,相当一部分社论与评论员文章也不能称之为选题,那不过只是对某种精神或文件的演绎。
什么是选题?《选题论》一书中提供了这样三种解释:
“选题,是一种创造”(绪言标题)
“选题,是一种创意,一个‘点子’,一种知识与信息的综合;是一种判断,一种决策,一种在诸多问题面前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也可以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总之,是从创意到设计到实施的系列构想。”是“一本或一套书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书名的总体设计。”在我看来,上述三种解释,第一个答案过于笼统;第二种答案比较完整,但似乎又没有突出要义;第三种则局限于图书。
能够称之为选题、特别是比较成功的选题的,至少应该包括如下3个要素:
第一,要有一定的创意。所谓创意,就是独特性,就是新意。创意可以有大有小,但不能完全没有。我前面之所以认为一般的新闻报道或社论一类的题目不叫选题就是因为他们毫无创意可言,不过只是一种记录而已;
第二,要有一定的价值。这里说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卖点。有创意并不一定有价值,或者说有多大的价值。比如丛书《家用分类菜谱》,肉一本,豆腐一本、蔬菜一本、海鲜一本、家禽一本……
第三,要有合适的匹配性。这里所说的匹配性既包括单个选题的匹配,也包括选题与载体的匹配。单个选题的匹配比较好理解,主要是一个结构的问题;选题与载体的匹配第二讲要专门讲,这里只举一个例子。《银行前的防骗术》是否可以成为图书的选题?显然不行,这个题目的含量撑不起来,不足以成为一本书。报纸上最多刊物上的一篇文章就足够了。